霉菌: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种类繁多,饲料与饲料原料常见有害的霉菌主要有:
曲霉菌属(Aspergillus, 黄曲霉、杂曲霉、棕曲霉、棒曲霉、寄生曲霉、构巢曲霉等) 青霉菌属 (Penicillium, 展青霉、鲜绿青霉、黄绿青霉、桔青霉、疣孢青霉……) 镰刀菌属(Fusarium, 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
霉菌污染造成的营养素损失:
Robinson证明小麦发霉后, 霉菌毒素: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物。据统计,有300多种霉菌能产生约150种毒素;
一种霉菌可能产生多种毒素,而一种霉菌毒素也可能由多种霉菌产生; 看到谷物发霉不一定产生霉菌,而看不到发霉现象可能有霉菌毒素; 饲料加工可杀死部分霉菌和微生物,但不能去除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攻击动物特定的生化系统和器官,伤害免疫系统,造成急性和慢性中毒,而多种霉菌毒素共存会有毒性“相乘”(“增效”)作用。 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影响:动物健康、生产性能和产品中的残留(1~6%)
常见霉菌毒素的发生与对健康的影响 常见霉菌毒素的大剂量(急性)毒害作用
*不同动物对霉菌毒素的敏感程度和中毒反应不同,鱼类的中毒研究不很充分,但已发现,鳟鱼的黄曲霉毒素半致死量只有0.5μg/kg体重。这和陆生动物最敏感的雏鸭的半致死量相同。霉菌毒素协同作用。
我国规定的饲料中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猪 生长肥育猪:采食量急剧下降,腹泻,皮肤苍白,消瘦,被毛蓬乱,生长缓慢,出栏延迟1月以上;
肉鸡:成活率↓生长缓慢(↓10%以上)饲料报酬↓5%;
鱼:采食↓,肝坏死,出血,大面积死亡。
霉菌毒素的检验与控制
重点检验对象:花生饼、玉米、高粱、棉籽饼、椰干和木薯;
观察:受霉菌侵害的谷物、饲料易结团,变色,如玉米变为棕黑色,谷粒有特殊的兰色光泽,粮袋‘发热’、‘出汗’,腐败,霉 烂, 镰刀菌属发霉后长出白至粉红色菌体或丝,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看不到发霉,但也会有毒素污染。
检验—ELISA法,理化检验(TLC、HPLC、GC、毛细管电泳),生物试验
最常用ELISA法--酶联免疫试剂盒检验
黄曲霉毒素:
1. 将玉米等粉碎,置暗箱中用紫外光照射,估计荧光的面积。 2. 纸层析法: 将100g样品用7:3的甲醇水溶液,高速匀浆打碎1~3min,待上层溶液澄清,用布氏漏斗过滤,取100~150mL滤液,置于500mL分液漏斗中用30mL苯萃取,振摇30sec.加300mL水,待分层后,弃去下层溶液,苯层加10g无水硫酸钠和5g碱式碳酸铜,振摇后过滤,苯液,在旋转蒸发器上蒸干,加0.5mL苯溶解, 点50μL于滤纸上,吹干,在紫外光下观察,若有兰色荧光,则说明有黄曲霉毒素。
控制:
如定量检测结果超过国家卫生指标的规定值, 拒收,但对于用户自己贮存的原料,应注意控制贮存条件,添加防霉剂等,防止霉菌发生:
控制条件:
补救办法:
微信公众号:
爱畜牧(搜索" ixumu-com "长按复制)
有附件您需要 登录 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