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 標準是: 210 日齡, 110公斤.
現在一般的標準是:: 240日齡, 140 公斤,
但是這個都不是重點, 國外要求是看背脂厚度, 第十肋的背脂要求2.3公分(要查一下)
因為母豬的繁殖相關的發情問題受到很多不同因素影響, 例如春季(很好的發情和配上),夏季(很慘的發情和配上率), 目前還没研究到很清楚, 光照, 温差, 背脂, 營養, 離乳到發情間距...以前我們都認為配上率好, 產仔頭數好, 幾十年不變, 結果今年老外來, 說:不對, 配上率和產仔頭數相關不強, 和離乳到發情間距相關強!我都不敢和你說現在認為對的明年是不是推翻. 所以最少知道的是: 激素和脂肪是正相關, 也就是發情和背脂是一定正相關.基本上, 要母豬發情正常, 你的母豬背脂不可以低於1.8公分.不然每生一胎就減低一點, 生没幾胎, 母豬就報癈了(其實不會就是會不發情等到脂肪的恢復, 問題是現代化的管理, 等不到那個時間, 而且母豬也可能就進入停止期, 不再發情, (研究好像是隱性發情, 但没檢出的比例太高), 我不認為誰能一直等下去, 所以母豬就直接上車去了), 所以你會發現, 也有用了幾十胎(最大記錄好像是十五年, 生了20多胎, 但是這頭母豬不是在商業場, 如果在商業場, 我保證早就上車出門做肉鬆了)一般都只有3.6~4.2 胎(平均經產胎次)就淘汰了.真的很可惜, 但是没辦法, 想要良好的表現只好這樣.不過要決定母豬哪時淘汰, 一定要有理想胎次分佈的概念, 最佳的母豬當然是全群都能生到第六胎, 表現好的母豬能生到第十胎. 你有機會看看台灣群英養豬網有些人會提出他的更新母豬一年更新幾頭, 換算一下, 更新率最低都要35%, 標準一點的都要有42%, 所以, 你的母豬如捰背脂不夠就配種了, 那麼使用年限當然會更低一些, 極可能就達不到平均經產胎次為3.6的要求, 甚至可能平均經產胎次只有2.4~2.6, 那麼你的豬場的產仔頭數可能會不錯, 但是母豬更新太高, 會使你賠錢. 所以國外會建議你在足夠的背脂厚度時才配種.不固定一定要第幾發情期. 還有很多的其他想法, 這些只是最簡單的.其他的你可能就要去問學校教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