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正传》一书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华为一个新员工,北大毕业,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独到的见地能够打动领导,但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网络上很多人为这个“高材生”鸣不平,认为其出发点是好的,任正非的胸怀不够大等等。这说明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有很多分歧,如果让大家“再来一次”,说不定还有很多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给老板写这样的建议书。如此说来,这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
网友的讨论:
说明任正非无容人之量。给你的无论接受与否,至少表明他不是庸庸碌碌混工资。
这年轻人太傻,华为又不是初创公司,公司又没有你的股份,还没轮到你有说话的份。
这恐怕是北大人的通病!自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干起工作来都是眼高手低,还老是一副怀才不遇的模样。真心不喜欢北大的毕业生
我个人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至少还有如下几点值得一个新人(新入公司,新岗位,换新上司等)警醒。
首先, 一个新人如果不懂得跟上司汇报或者不汇报,上司根本无法真正“认识”你,在人才济济的圈子里很容易沦为可有可无的人,失去可能的成长机会。这也是那个北大毕业生想要让领导“眼前一亮”的原因,想要和领导拉近距离,让领导了解自己的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下面说的这几个方面至少有做得不妥的地方。
其次,你选择汇报什么,这才是关键。一个新人,对公司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短时间内只能够找比较细微的问题,这些问题和自己的工作、知识、经历相匹配,并且应该尽量以提出问题、困惑,请教等方式来跟上司交流而不是有开口就是建议、批评甚至照抄别人老生常谈的东西。
第三,向谁汇报。大多数的公司对汇报是有规定的,一般情况下不能够随便越级汇报。任正非能够读到一个新人的“万言书”,说明华为的汇报渠道很通畅(值得肯定),但你的报告给了大老板,这是一把双刃剑:大老板一般都不是吃素的,对你的报告的水平与意图一扫而知,如果他感觉你在投机取巧,那结果就是任正非批示的那样;如果他感觉你真是有才,那你就“成功”了。
原则上,新人不要越级汇报。非例行的越级汇报很容易惹怒上司,打乱上司的想法和计划。所以,要么先跟直属上司沟通并取得他的同意后再越级汇报;要么由自己的上司批转,这等于是有了上司的同意和加持,更容易引起大老板的重视与认同(我倾向于推荐这个方式)。
第四,对于一间好公司和一个适合的职位来说,工作是漫长的彼此相互厮守。所以,你也不要急于表现自己,或者想要“速成”。公司招你进来的时候对你会有一个了解、定位和预期,你先要在这个定位与预期中存活下来,然后才可能生根和生长——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当然,一个人能够在公司顺利定植和成长,跟自己的定位、公司对你的定位,能力的认可,彼此关系的突破都有很大关系。而这些因素的改变往往是渐进式积累而没有太多“捷径”可走。静下心来好好干,这是最简单创造机会的方法,可很多人不信,总想自己能够快人一步,到头来其实不但没有快,反而被抛下了。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是《经理人入门》书中内容的一部分:
何判断一个人是真有信心还是自欺欺人?
微信公众号:
爱畜牧(搜索" ixumu-com "长按复制)
有附件您需要 登录 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