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无公害养殖的普及和推广,微生态制剂以其无毒害、无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受养殖生产者的青睐,为了使养殖者进一步合理正确地使用微生态制剂,笔者现将其作用及使用简介如下,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 1、维持虾蟹体内外微生态系统平衡: 虾蟹肠道内天生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种群,并处于一定的动态平衡之中,当机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如受饲料变化、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的影响,这种平衡就会失去,原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造成虾蟹机体抵抗力下降。 这时通过拌服含有微生态制剂的饵料,让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大量增殖,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类抗生素物质,降低肠道pH值,以及与有害微生物竞争养分,能起到抵御致病微生物产生和繁衍的作用,从而保持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某些微生态制剂在虾蟹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并合成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分泌活性物质,参与能量和维生素代谢,促进虾蟹对饲料的利用。 有些酶类在虾蟹肠道内含量较少,甚至根本无法合成,产生这些酶类的有益微生物对保证虾蟹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3、拮抗和保护作用: 有些有益微生物在虾蟹肠内迅速繁殖,能和病原微生物竞争肠内的定居部位,抑制病原微生物附着在肠细胞壁上,与病原微生物发生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保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 4、增强机体免疫力: 某些有益微生物能使虾蟹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加快,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从而提高虾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水平。 5、生物夺氧竞争: 虾蟹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以厌氧微生物为主,当某些好氧性有益微生物以孢子状态进入消化道后,迅速增殖,消耗肠内大量氧气,使肠内氧气浓度下降,造成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不利于好氧致病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同时恢复正常的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和促进生长的目的。 6、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 虾蟹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由于微生态制剂能明显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减少氨及其它腐败物质的过多产生,使粪臭气减少。 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环境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净化养殖水环境。 二、微生物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1、要长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其作用发挥较慢,长期使用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要尽早使用。通过先入菌的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减少或阻碍病原菌的定居。 3、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及适时使用。有些微生物制剂可全池泼洒,有的作为饲料添加剂,有的可与其他物质混合使用。 要选择好投放时间,如光合细菌及硝化细菌投放时最好和沸石粉混合使用;而芽孢杆菌则须在水瘦时使用,因其能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从而为单细胞藻类繁殖提供营养,维持稳定的水色。 4、禁止与抗生素、消毒杀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同时使。 5、施用时注意菌体活力及菌体数量。一般要求含每毫升3亿个以上的活菌体,且活力强,同时注意制剂的保存期,随着保存期的延长,活菌数量逐渐减少,故保存期不宜过长,并且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 6、有的微生物制剂在使用前要活化培养。活化能让微生物迅速“复活”,活菌数量成倍增加,也能使菌迅速适应池塘水质条件,如芽孢杆菌使用前要采用本池水加上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活化的芽孢杆菌繁殖速度快,可提高使用效率。 7、注意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硝化细菌在pH值低于7或高于8.5的水体中繁殖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适范围为7.8~8.2,所以要控制好水体中的pH值,以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微信公众号:
爱畜牧(搜索" ixumu-com "长按复制)
有附件您需要 登录 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